原标题:影向标 | 《来电狂响》有无意中的妙笔


《来电狂响》

6.0分

1.李东然 8分

前《三联生活周刊》电影记者,专栏撰稿人。

原版故事好骨架留下,带着情感的血和肉全是土生土长,尤其须赞美的是那份善意。看着月亮做一个和解的洒脱,换成中国社会的人情冷暖,暖就尤显珍贵。当然作为一部直给商业片,表演到位,台词风趣,难得的是面对那些并不符合简单商业片语境的棘手现实,不仅不回避,是迎着问题地去解决问题,爱情不一定完美,也不一定战胜一切,但起码它还是那么有分量地存在着,和尊严、亲情一样,组成所谓人生的意义。

2. 独孤岛主 7分

电影文化研究者,选片人。

同样是提出问题,有明确的解决方式,这一点从电影所面对的各方面语境来看非常中国,同影片的剧作背景移植一样,见得出当代人心的乱党与清流并存,也毫不避讳空浮调笑,反而成了也许无意的妙笔。

3.闵思嘉 7分

影评人。

还是可以鼓励一下,虽然有我们都知道的原因而无法再深入挖掘(或有删减),但还是尽力在做中国式家庭的问题展现,关于女性形象的描述有窠臼,调度有些平,以室内剧向社会群像拓展是不错的设定。关于同性的部分展现得非常巧妙而隐秘。作为翻拍而言,确实做出了不错的尝试。

4. 谭政 7分

电影学者,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研究员,策展人。

影片是对《完美陌生人》出色的本土化,只是没有把空间限定死,人物之间的纠葛也稍微收敛一些,但是把手机对现代人生活的侵袭刻画得入木三分,节奏和表演控制得很不错。

5. 耳朵 7分

「奇爱博士讲电影」责任主编,独立戏剧人。

在原作的基础上,对于叙事空间做出了很多有效的扩充。空间叙事一直是华语电影的一个短板,对于拍摄全片聚焦在一个空间内的作品,没有充分的经验。《来电狂响》通过对每个人物附加的支线人物的叙述,从而扩大了叙事的空间,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做法,也较为符合大陆观众的观影习惯。较为遗憾的,是结尾段落的处理,戏剧冲突过分刻意,往后的每个人的结局又太平常。

6. 陆支羽 6分

影评人,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运营者,著有《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1.真心话大冒险姑且有撒谎的可能,手机来电却最为诚实;全世界的酒桌游戏,都逃不过这招绝杀。2.国内这版接地气的改编,在拓延外围空间的同时,也着力迎合了国人审美;而遗憾在于电影感不足。

7.内陆飞鱼 6分

影评人。

《来电狂响》这才是地地道道的《手机2》啊,珠玉在前,可能大家对改编要求太高了,我觉得OK啦,尤其中间部分,小空间里的围桌对话、互相拆穿,紧凑无冷场,人物之间的张力出来了,小心思、小秘密、小诡计,基本没尬戏,没尬聊,剧本扎实,演员合格了,导演稳健,喜欢奚梦瑶这种飒蜜,不憷一堆戏精,出活儿了,又高又甜,娇起来是黏人傻白甜,冷起来可以烟视媚行!

8. 杨时旸 5分

中国新闻周刊主笔。

这是最不好的那种改编方式。因为原作实在太惊艳也太扎实,所以这样的改编无论如何都能徒留一点像样的框架,再有几个有演技的演员,多多少少能撑得起场面,这会糊弄着普通观众觉得还可以,实际上真的挺糟糕的。这样的故事就是冲着拷问人性暗礁去的,一刀扎下去再拧几下,而现在这版从深度上看彻底抹平了一切,不敢真的捅进那一刀,又不得不把刀拿起来比划,十分尴尬,导致故事始终在家长里短的表层打转,而从技术上看,剪辑和节奏都非常奇怪,人物情绪的过渡缺乏过程。结尾的刻意提亮如果是因为避开审查可以理解,但损伤实在太大了。整体下来就是温吞水。如果环境不能允许真的拷问人性深处的幽暗,不如不做。并不是什么题材都能硬凹成喜剧的,也不是什么故事的结尾都能团圆和明亮的。

9. 吴李冰 4分

常用笔名LOOK,影评人,电影研究者。

不过是尺度稍大点的春晚小品。

10.赛人 3分

影评人。

意大利原作就相当泛泛,既没有解决现代社交工具究竟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精神空间,也对我们一直无法克服也许是不需克服的沟通障碍有一个更有趣的态度。我们的本土化,对原作此类命题的含糊不清,可说是照单全收。它的室外戏比室内戏处理得略好一些,对弱势群体的体恤,虽也有公益广告之嫌,但也比室内那些本来无一事,硬要惹尘埃的鸡零狗碎更具韵致。单说佟大为,他骗得了一时,又如何骗一世。对这样爱站在悬崖边上的糊涂虫,他是好是坏,都不会牵动你的好恶。总之,这是一部太想谋共情,又不知共情为何物的糊涂产品。

有用 (46)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