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金奇缘》

5.0分

1.耳朵 8分

「奇爱博士讲电影」责任主编,独立戏剧人。

全亚裔是一个噱头,也是一种观点,它的表达不一定准确,但有值得研究的意义。近年好莱坞大制作为了全球市场,在电影里塞了不少亚裔角色,包括中国特供版。《摘金奇缘》的演员选择、地域和家庭背景,都可以作为未来好莱坞东方视角的一个范本。女主角是一个美国思维的黄种人,但是放在今天的世界,90后一代,尤其到00后一代都是在全球趋同性的文化特征下成长的,从小中英双语教学,看的好莱坞电影。她与杨紫琼为代表的传统家庭观念的对抗,难道不也有一点我们的共情吗?

2.西帕克 6分

影评人,电影网站主编。

不算糟糕,也没啥惊喜,对于亚裔的描写很不准确。全亚裔对于好莱坞属于偶尔猎奇,没有负责任的创作者,很难像黑人电影那样成为一个大的亚类型。不过放在国内院线看,还是比《李茶的姑妈》那种崩坏喜剧片高上几档。

3.风间隼 6分

影评人。

就是很普通的一灰姑娘故事和婆媳剧啊,故事还算流畅,喜剧和奇观部分对中国人基本无效。新加坡豪门看样子籍贯广东,却成天包饺子,叔不可解。杨紫琼和卢燕很好。

4.王昕 5分

电影研究者。

列一个不成体系的分析纲要。1.这是华裔在好莱坞(美国社会的文化再现)能见度上的突破。2.影片调用了亚洲空间,上海、香港、台湾、新加坡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就是说美国华裔改变刻板想象进行新的自我再现所借助的是中国崛起(造成的全球财富重新分配)的大叙事。3.好莱坞电影从来没法只拍给/局限于国内市场——当它发行到别国时尤其如此,从一百年前好莱坞开始全球统治也就意味着它开始接受全球问责(相同影片在不同区域可能有截然不同的接受和回应,例如民国时期无数的电影辱华事件)。4.即使回到美国华裔的自我书写,这种简单的「颠倒」依然是对由「全球化现代化的历史暴力造就的、财富阶级铭写的」种族阶序的最忠诚的复制。可以管窥,其身处的文化困境逼仄到何种程度。5.当然中国也不外在于这类逻辑,只是倘若能够赢回历史、赢回自我,就能稍多一些腾挪空间。

5.闵思嘉 5分

影评人。

是观影起来快感很高的家庭情节剧和玛丽苏剧,但是观影快感并不等于观影愉悦度,对亚洲富豪群体(非中国)的展现太过西方视角,对富充满猎奇和奇观乃至讽刺性的展现。这里的东方/亚洲是传统的、守旧的、落后的,而西方/纽约/移民二代已经完全西化的亚裔女主角却是个人的、自由的、现代的。麻将和饺子并不能代表东方,大团圆的结局也并不是和解或者谁对谁的胜利,而是青年一代终将拥抱西方、摒弃东方的西方视角下的个人主义。

6.路西法尔 5分

文艺学博士。

男主叫尼克·扬——一个充满了疑问的名字。华裔身份和角色配置本身也充满了疑问: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做什么?影片看起来确实有不伦不类的地方,但是如果不把海外华人文化视作母国文化的终结而当作新生,就还没那么糟糕。

7.吴李冰 3分

常用笔名LOOK,影评人,电影研究者。

抛却非常套路化的叙事结构不说,接受过美国价值洗礼的华人就是正面角色,反之都是负面角色,如此脸谱刻板化的程度已经无异于意识形态宣传。

8.赛人 2分

影评人。

在这场提前打响的婆媳之战里,是上一代战争的延续,是对传统理念的想象性修正。但在这部华人大多时候不讲华语的电影里,一群假模假式的香蕉人(外黄内白),并不关心真正的差异,而更多的是一种照单全收式的贪婪,它是要将真情和财富都要收入囊中。仿佛欲望一旦流淌,就要被这群华丽的人类逐个实现。没有鱼和熊掌,只有连绵不绝的心想事成。

有用 (76)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