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新片类型丰富,但票房表现最好的暂时还是梁朝伟的喜剧动作片《欧洲攻略》

首日斩获9600多万,仅次于黄渤的《一出好戏》。

不过跟预想中的一样,影片招致了许多非议。

比如,一看有吴亦凡参演,就预先贴上“小鲜肉电影”的标签。

比如,影帝梁朝伟,不应该只在文艺片的镜头里顾盼流转吗?

对此,小十君感到十分不解。

香港作为最为成熟的商业电影中心之一,梁朝伟身为香港演员,出演商业电影再正常不过。

细数同等量级的影帝周润发、梁家辉、刘青云等,谁不是继续在港式商业片中埋头耕耘?

梁朝伟在文艺片中深沉了二十几年,如今想从神坛上走下来开开心心拍点戏,许多观众却不接受。

甚至说出“梁朝伟晚节不保”的激愤论调。

这样,也不亚于一种道德挟持了。

更何况,梁朝伟早期走的就是喜剧路线,如今拍商业喜剧片也算是一种回归。

如果当初没有遇见王家卫,伟仔或许会抢了星仔的“喜剧之王”头衔也未可知。

而早期也曾深沉过的星仔, 如果没有遇见王晶,说不定也会成为一枚文艺男神。

上:梁朝伟;下:周星驰

说回这部《欧洲攻略》。

不知情的观众可能以为这就是一部影帝扶持流量的商业片而已。

但是它在小十君心里,地位比较特别。

时隔13年,《欧洲攻略》重启了马楚成导演、梁朝伟主演“攻略系列”

前两部分别是拍摄于2000年的《东京攻略》,以及2005年的《韩城攻略》。

说这是捧小鲜肉的电影,我不能苟同,因为这完全是梁朝伟的专属电影IP。

特工林贵仁,一度是梁朝伟演艺生涯中我最喜欢的银幕角色之一。

因为他将绅士风度和港式幽默结合得恰到好处。

身着一身银灰西装或风衣,风流倜傥、一丝不苟;

手持雨伞和各色小发明,打斗于喧闹都市的街头巷尾。

这些在《王牌特工》之前,林贵仁就已经玩过。

万人迷的外表下,是一个耍宝、臭屁、嘴炮的搞怪灵魂。

头可断,发型不能乱:

涂润唇膏,顺带奉送夸张电眼:

爱好整人,贱招层出不穷:

用来逼供的“芥末寿司”

只消几个动作,便将林贵仁的人设立了起来。

王家卫电影中的深情迷离,是梁朝伟的魅力绝学。

但欣赏那种魅力往往夹杂着破碎而伤感的心情。

相较之下,看梁朝伟毫无负担地耍帅,仿佛是一件更加轻松美好的事情。

这是38岁的脸,你能信???

在《欧洲攻略》里,虽然林贵仁变成林在风,但是电影还是原来那个熟悉的配方

林在风还是聪明透顶、掌控全局的顶尖特工;

主线人物还是效仿《纵横四海》的两男一女配置;

上:《纵横四海》;下:《东京攻略》

角斗势力仍然是不同国际机构的利益纠缠。

甚至开头热血打斗、结尾机场送别都是三部曲的一贯延续。

至于《欧洲攻略》加入的内地新鲜血液——吴亦凡和唐嫣这些自带流量的演员,并非全然是对市场的妥协。

18年前,从《东京攻略》开始,这个系列主打的就是梁朝伟+人气偶像的组合。

只不过,那时候的流量是郑伊健、张柏芝、陈慧琳、舒淇、任贤齐这群人。

十几年过去,中国电影市场斗转星移。

在续接前作情怀的时候,这个系列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创新才能吸引年轻的受众群体?

吴亦凡等演员的选取是基于粉丝经济的基本考虑。

除此之外,电影的制作层面也要进行全面的升级。

首先是电影的科技感

前两部的剧情主要是关于国际间的金融犯罪,《欧洲攻略》则围绕叫做“上帝之手”的骇客程序展开。

这个“灭霸”程序,给整部电影添加了几许赛博朋克的味道。

它可以对全世界任何一个人进行实时监控。

由林子祥饰演的最强骇客“听风者”,在十年牢狱期间研发而成。

他从抓捕罪犯的和平理念出发,结果心血被CIA用于政治报复,祸及中东无辜平民。

作为“四大名捕”之首的林在风,多年前将“听风者”送进了监狱,并将“上帝之手”交给了CIA。

也不小心成为了助推世界局势动荡的罪人之一。

多年后,“上帝之手”被“听风者”的女儿苏菲(杜鹃饰)窃取。

意欲归隐的林在风,携手“听风者”的儿子洛奇(吴亦凡饰),阻止苏菲报复世界。

其次是动作场面

前两部采取的是比较扎实的近身格斗,但因为年代原因,动作的力度和速度已经无法满足今日观众的视觉习惯。

这次《欧洲攻略》无论在剪辑上还是动作设计上,都更加绚丽夺目。

就说开头,一段高空滑雪的航拍镜头,充满了未来科技感。

同时,杜鹃与意大利黑手党的冷兵器械斗,又是全然不同的华丽复古风。

当然,也免不了更多的追车戏和爆破戏。

配上动感的潮流说唱音乐,努力靠近好莱坞百试不爽的“速度与激情”法则。

前两部林贵仁的标志性武器是雨伞和电棒此类小玩意儿。

但是放在今天实在充满了古早气息。

《欧洲攻略》里变成了被林在风和洛奇玩得花样百出的回力球

电光火石的弹射之间,一下打倒10个壮汉不成问题。

一来更加符合年轻化的故事背景,二来在这对“师徒”之间也有传承意义。

除了以上的视效层面,我认为本部最大的改变还是加入了港片灵药——武侠元素

系列设定一部比一部大,主角的危机也从金钱利益扩散到了国际安全。

所以,剧本上就要尝试为故事寻找一个更为稳固的精神体裁

林子祥饰演的“听风者”,在本片中充当的便是一个现代化的“侠客”。

他当骇客,唯一目的是“劫富济贫”。

林在风与“听风者”亦敌亦友,与洛奇亦师亦基友。

这些人物关系也是经典的武侠片设定。

年轻的林贵仁,总是雇佣当地的漂亮MM做助手。

一群美女说着蹩脚的中国话,一边暗恋风流老板,一边撮合男配女配在一起。

十分热闹、十分可爱。

到了这部,林在风的助手换成了铁布衫、刀神和金刚腿的怀旧功夫组合。

办公地点也从现代化的办公室变成了古色古香的百应堂。

经过十多年的沉淀,看似仍旧玩世不恭的林在风,走向了江湖侠者的定位。

当然,放在全球视野来看,许多人会对国产特工片不屑一顾。

《王牌特工》《007》系列的高科技与绅士风,《谍影重重》《碟中谍》系列的高难度动作和硬汉互博,已经塑造了我们对于特工片的审美认知。

与之相比,国内特工片在动作场面和武器科技上,还处在小学生阶段。

比工业水准,不说死路一条,但也前路漫漫。

国产特工片的出路,仍旧还是要从本土文化入手。

看这部电影时,观众的笑点全贡献给了港片擅长的怀旧“俗”梗上。

比如“九死一生大炮丸”、“不会动的表”、“唾液3D打印”这些土味秘密武器。

继承了之前林贵仁所用“TTTTT”逼供药的无厘头风格。

如果让你指出国内的特工片代表作,相信不少人会想到周星驰的《国产凌凌漆》。

为什么?

因为那是只有中国、只有香港才能拍出来的特工片。

里面有着中国人才能体会的精神趣味。

反观片中为了迎合年轻观众,强行移植好莱坞流行元素,就显得水土不服。

强行与意大利挂钩的黑手党戏份;

效仿《史密斯夫妇》的偷心大戏;

致敬《星际迷航》的克林贡语和瓦肯人手势......

这些就显得刻意了。

《欧洲攻略》试图打造一个港味的特工IP。

并试图用文化拼盘,来弥补怀旧和流行之间的裂缝。

在本土风格、内地偏好与普世类型之间的创作犹豫,是港片转型必须要经历的阵痛。

如果回不到从前港片的简单轻松,引入武侠元素,小十君认为是该系列正确的尝试方向。

只不过武侠风格的注入太浅,被杂糅的文化风味冲散开去,着实可惜。

据悉,该系列还有第四部《美洲攻略》。

如果“攻略”仍能继续的话,小十君私心希望这个IP可以找到精准的风格定位。

并且还是由从来没有垮过戏的梁朝伟继续撑起来。


有用 (67)

评论加载中...